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可再生能源研究

  • 水量集热面积比对太阳能热水系统热性能的影响

    蒯世来;杨国栋;郑傲;徐淼;刘佰红;浦俊;高文峰;丁祥;

    对一套分体式真空管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不同水量集热面积比(MAR)实验,通过分析日有用得热量q_(17)、平均热损因数U_(SL)和日平均效率η_d等关键热性能指标,得出MAR对系统热性能影响规律.增大MAR能有效提高q_(17)和η_d,降低U_(SL);MAR处于52.5~65.7 kg/m~2范围内时,能够保持较好热性能参数,同时水温满足用户用水需求.

    2025年04期 v.45;No.226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环境温度与管内初始水温对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平均热损系数的影响

    徐淼;郑傲;杨国栋;蒯世来;高文峰;张有刚;

    为了解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在实际工作状态下的热损失变化情况,改变环境温度和管内初始水温对真空管的平均热损系数(U_(LT))进行测试,分析环境温度和管内初始水温对其U_(LT)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境温度与管内初始水温温差增大会显著加速真空管热损失,但环境温度越高U_(LT)反而越大;在固定环境温度下,管内水温降温速率减小,U_(LT)也随管内初始水温的下降而减小.

    2025年04期 v.45;No.226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基于有限元动力分析的减隔震桥梁梁体位移协同控制研究

    康艳武;罗媛媛;杨洋;

    针对减隔震桥梁在地震波作用下梁体位移控制问题,提出有限元动力分析-位移响应识别-减隔震协同控制的应对方法.基于非线性时程分析法,建立考虑桩土相互作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比人工波与天然波在E2地震水准下梁体位移的差异化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频谱特性地震波中,人工波引发的梁端位移较天然波增加;伸缩缝位移差超限风险集中于中部桥墩(最大达405 mm),易引发落梁灾害.通过协同布置高性能软钢阻尼器和水平力分散型橡胶支座形成减隔震系统,使位移峰值降低,桥墩地震反应减少,且上部结构位移无显著增加.

    2025年04期 v.45;No.226 17-22+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3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纯电动重型卡车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研究

    赵正;

    从纯电动重型卡车(electric heavy-duty trucks, EHDTs)的配送能耗出发,研究了单配送中心、多客户需求点、多辆同类型EHDTs的配送路径优化问题,得到车辆运输过程中需要满足的约束条件,从而建立以最小化EHDTs配送成本为目标函数的模型,并利用改进的蚁群算法在Solomon标准算例R201上对模型进行了验证.

    2025年04期 v.45;No.226 23-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5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物理学与材料科学

  • 球形金属颗粒填充复合材料等效介电常数理论研究

    向泰;姚斌;钟汝能;郑勤红;

    基于宏观电磁理论,运用平均能量法推导球形金属颗粒填充复合材料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并与矩量法和平均场法进行比较,验证平均能量法计算公式的有效性.计算结果表明:当填充相体积比较小(≤10%)时,三种算法计算结果较为接近;当填充相体积比小于等于30%时,平均场法和矩量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当填充相体积比接近50%时,平均能量法与矩量法计算结果较为接近.

    2025年04期 v.45;No.226 30-34+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3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生命科学

  • 金沙江干暖河谷环境中牛至的休眠类型及萌发特征

    董丽娟;王帆;陈娜;杨丽娥;彭德力;

    选取生长在金沙江干暖河谷地区的牛至(Origanum vulgare)为研究材料,探讨其种子休眠类型以及种子萌发对温度、光照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牛至种子具有非深度生理休眠,干燥后熟和添加赤霉素处理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休眠打破后,种子具有较高的萌发最高温和较宽的萌发温度阈值范围,萌发最佳温度范围为15~30℃,温度过高或过低会抑制种子萌发,变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率与恒温条件相比无显著差异,黑暗环境会抑制牛至种子的萌发,这些种子休眠和萌发特征是植物适应干暖河谷地区恶劣生长环境长期进化的结果.

    2025年04期 v.45;No.226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0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镉污染土壤低富集十字花科蔬菜筛选研究

    史应仙;刘伟;刘章贵;李丹丹;黄四华;赵应芸;岳志强;曾维庆;徐兰兰;黄晶心;宋洪川;

    以筛选适用于镉(Cd)污染农田种植的低富集十字花科蔬菜为目标,选取芸薹、大白菜、小白菜和甘蓝这4种常见十字花科蔬菜,通过田间种植试验,测定不同蔬菜各部位的Cd含量及其对Cd的富集和转运,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十字花科蔬菜对Cd的吸收、积累和转运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农田土壤Cd浓度约为2.5 mg·kg~(-1)时,芸薹地上和地下部分Cd含量与生物富集系数显著大于其他3种蔬菜(P<0.05),呈现芸薹>大白菜>小白菜>甘蓝.同时,健康风险评估表明,芸薹的健康风险指数和目标危害系数均大于1,表明在低浓度Cd污染农田种植的芸薹对人类健康危害风险较高.从食用安全角度考虑,甘蓝在低浓度Cd污染农田中具有相对更高的种植适宜性.

    2025年04期 v.45;No.226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理下关吊草山三种小型哺乳动物丰富度和活动节律的研究

    王怀然;朱万龙;

    为探究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吊草山中缅树鼩(Tupaia belangeri)、高山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和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的丰富度和活动规律,于2024年4月-5月,利用红外相机技术对该地区三种小型哺乳动物进行了调查.共布设30台红外相机,获得有效相机位点19个,相机工作日570个,三种小型哺乳动物独立有效照片1 074张.计算了三个物种出现频率和相对丰富度,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分析了三种动物日活动强度.中缅树鼩相对丰富度最大,赤腹松鼠与高山姬鼠丰富度均较小.中缅树鼩与赤腹松鼠均为昼行性动物,晨昏活动频繁,而高山姬鼠夜间活动频繁,为夜行性动物.

    2025年04期 v.45;No.226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4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维生素D含量的分析

    刘四香;黄永坤;世淑兰;孙晶晶;许榛;凌昱;

    为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s)患儿与健康儿童的维生素D差异及其临床意义,选取诊断为RRTIs的患儿100例为疾病组,同时选取正常儿童100例为对照组,依据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0~3岁组、3~6岁组、6~14岁组.采集RRTIs患儿与正常儿童的血液标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检测其血清25-(OH)D含量.结果表明,RRTIs患儿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尤其3~6岁时疾病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RRTIs患儿维生素D不足的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中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进行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TIs组中血清25-(OH)D水平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但3~6岁组与6~14岁组血清25-(OH)D水平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说明,RRTIs患儿多伴有维生素D下降,尤其3~6岁RRTIs患儿下降明显,儿童随年龄增长维生素D水平逐渐降低,积极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治疗RRTIs.

    2025年04期 v.45;No.22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元治理视角下医联体数据治理协同机制的理论建构与路径分析

    许楠楠;张雪;李伟;梁莉雯;陈渝;

    剖析医联体数据治理多元主体结构及困境,发现核心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信息技术提供方、医保及第三方平台主体等在权责、能力、动机和信任等方面存在矛盾.基于元治理理论,构建了制度协同、技术协同、信任协同和资源协同的四维机制框架,提出完善政策体系、统一数据标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信任机制建设以及整合资源等优化路径建议,旨在提升医联体数据治理协同效能,为分级诊疗与智慧医疗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4期 v.45;No.226 59-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7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地理科学

  • 我国陆地边境面临的新型地缘安全问题及综合治理

    杨元;刘忆华;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周边与边疆、边境衔接一体的趋势愈发明显,边境安全防控的内涵与外延功能作用不断拓展丰富.这一系列变化致使各类安全问题、敏感因素和复杂情况在边境地区交织汇聚,推动我国陆地边境从传统安全防控转变为应对多域多维地缘安全影响.本研究基于对我国陆地边境的范围界定,重点梳理当前面临的新型地缘安全问题,并探索提出综合治理举措,为有效维护边境安全稳定提供理论支撑.

    2025年04期 v.45;No.226 6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缅边境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王雪婷;蒋梅英;

    基于相关统计数据和访谈调研数据,对中缅边境归侨侨眷的生产生活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从缅甸和中国的综合国力来看,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强于缅甸;从“兴边富民”实施成效来看,调研所在县市的“兴边富民”取得了显著成效;这都为归侨侨眷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生产生活环境.从归侨侨眷的家庭生产生活来看,得益于国家在边境沿线实施的“兴边富民”“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政策,“归侨侨眷”家庭的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生产与就业以及整体生产生活状况都得到了显著提高,这对于“稳边”“固边”“富边”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025年04期 v.45;No.226 72-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5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投稿指南

    <正>1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云南师范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于1958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反映云南师范大学理工科各院系和研究单位的最新科研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主要发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以及高新技术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简报、学术动态等.同时欢迎校外作者踊跃投稿,对国家和省部级基金项目支持的高水平研究论文优先录用.

    2025年04期 v.45;No.226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